王粲随曹操西征过程中的诗歌创作
时间:2016-06-16 00:00:00 浏览:
李青石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中称他为“七子之冠冕”。他也是七子中留下诗歌作品最多的诗人,现存诗歌二十六首。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市)人。他的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朝当过司空、太尉,祖父王暢在汉灵帝朝当过司空,地位显赫、位居三公(汉末的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是汉王朝最高的官职)。王粲的父亲王谦曾担任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大将军府秘书长)。王谦虽然当着何进的秘书长,可骨子里却瞧不起这位出身屠户、靠女人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大将军。王谦有两个儿子,何进想挑选一个做女婿,与王家结为儿女亲家,被王谦毫不给情面地拒绝了,王谦也因此丢了官。可以说王粲是一个出身于达官显宦家庭的贵族子弟,今天人们所说的“官二代”或“官三代”。
 
  初平元年,董卓焚毁洛阳,逼迫汉献帝及文武百官迁往长安,十四岁的王粲也随家迁到了长安。在长安他曾见到当时响誉天下的大学者蔡邕。蔡邕当时官为左中郎将、才学闻名天下,很受到董卓的器重,巴结他的官员成群结队。他的家常常车马塞巷、门庭若市、贵客满座。下人通报十五岁的王粲来到门前造访,蔡邕顾不上穿好鞋,趿拉着鞋到大门口迎接王粲。王粲进门后众人一看,蔡邕迎进的是个容貌丑陋、体形瘦弱、身材矮小的小孩,非常诧异。蔡邕向众人介绍道:这位是王畅老前辈的孙子,这位年轻人才华卓越,我蔡邕比不上他。我家珍藏的图书典籍,以后都将送给他。由于蔡邕的嘉许,年轻的王粲名声大震、响誉西京。初平三年,司徒淳于嘉征召十七岁的王粲进司徒府作官,接着朝廷又下诏任命他为黄门侍郎。由于当时李傕、郭汜作乱长安,朝廷内外一片混乱,王粲没有接受这些征召和任命,而是选择了离开长安,到荆州投奔刘表。
 
  王粲在他的《七哀诗》(其一)中描述了自己离开长安时的情形:“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王粲在荆州很不得志,史书上没有记载刘表给他任命什么官职,也没有关于他参与刘表的军国大事的记录。在荆州,诗人得不到刘表的任用,抱负与理想无法实现,长期受到压抑,加之荆州的危机又已显现,所以诗人内心去国怀乡的之情自然涌上心头。诗人在登上荆州当阳城楼时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军大举进攻荆州,八月刘表病死,幼子刘琮继位担任荆州牧。刘琮手下的大将蒯越、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东曹掾傅巽等人都劝说刘琮投降曹操。在劝降的人群中,王粲也是其中一分子。刘琮投降曹操后,王粲进入曹魏集团成为曹操重要的文秘人员。
 
  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和频繁的割据战争,汉王朝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早已松弛废弃,曹操又命王粲重新制订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三国志·王粲传》说:“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王粲在曹魏集团中也显示了他非凡的文学才华。裴松之所引《典略》曰:“粲才既高,辩论应机。钟繇、王朗等虽各为魏卿相,至於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 钟繇、王朗都是曹魏集团的元老重臣,又都是响誉天下的饱学之儒,在王粲面前都不敢下笔写朝廷奏议,可见王粲的才学名不虚传。
 
  王粲在曹操手下不仅从事文案工作,后又担任曹操的军谋祭酒和魏国的侍中。《三国志·杜袭传》说:“粲强识博闻,故太祖游观出入,多得骖乘。”王粲参与了曹操的许多次军事征战,亲眼目睹了战场上的浴血厮杀,对下层士卒疾苦有切身的体验。他的《七哀诗》(其三)和《从军诗五首》就是他军事生活的真实记录。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秋七月,曹操率军西征马超、韩遂。九月,曹操在渭水岸用反间计离间了马超、韩遂,击溃二人所部,这次战役小说《三国演义》有比较生动的描写,《三国演义》对曹操征马超、韩遂之战的描写是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的。冬十月,曹操乘胜追击,自长安北征马超、韩遂的同党杨秋,围杨秋盘踞的安定⑴城,走投无路的杨秋只得向曹操投降。曹操招抚杨秋后,依然保留了杨秋的官职爵位,让他率军保境安民为汉王朝戍守边疆。十二月,曹操从安定撤军,留夏候渊驻守长安。王粲也参与了此次征战,并写了《七哀诗》其三⑵记叙此战。诗中写道: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诗中所说的边城当指安定城。王粲亲身经历了征杨秋之战。寒冬腊月的黄土高原上寒风似剑,飞雪如刀,无休止的风雪打在身上如刀割一般疼痛。苦寒的边塞百里无人,荒凉无比,无垠的草原上干枯的荒草杂生无人料理。登上安定城眺望远处的烽火台,只有戍边军士把守的岗亭和烽火台上军旗在寒风中猎猎飘扬。回想当初将士们随丞相出征时,人人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含泪与亲人告别。面对眼前杨秋部下这些哭泣不停的士兵,诗人也心生怜悯。普天之下有那么多富庶安乐的土地,他们为何长期留在这荒凉的边陲呢?也许是寄生在蓼叶上的小虫习惯了蓼叶的辛辣而不知迁徙。因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诗人无暇深究这其中的原因。诗人虽说未深究,但他在诗中已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些将士之所以还要生活在这贫瘠荒凉的土地上而不迁徙,是因为他们肩负着戍边守土的职责。这是王粲的边塞诗,它体现了建安诗歌苍凉悲慨的风格。
 
  在此次征战中王粲还写了一首《咏史诗》:
 
  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临没要之死,焉得不相随。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诗中所写的“三良”的悲剧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秦国。据《左传·文公六年》记载:“秦穆公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叔为殉,皆秦之良也。”《诗经·秦风·黄鸟》是最早吟咏这一悲剧的诗歌。建安十六年,曹植、王粲和阮瑀随曹操征马超、韩遂时路过关中地的“三良墓”,都写了咏“三良”的诗。“三良”是为秦穆公殉葬的,他们的墓在今陕西凤翔县城内秦穆公墓旁。
 
  王粲的这首《咏史诗》对“三良”之死充满了悲悯与同情,谴责了以活人殉葬的罪恶制度,指出“三良”是被秦穆公所杀。诗中还渲染了“三良”临死前与亲人们诀别时的悲戚场面。同时诗人又赞颂了“三良”能割舍亲情义无反顾地以身尽忠的忠义之举,似乎“三良”是心甘情愿地为秦穆公殉葬。诗中说:“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让读者感到“三良”之死颇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从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愫。
 
  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在邺城建魏国,并比照汉初诸侯王的规格建立一套独立于汉王朝以外的行政机构,此时的汉王朝有了两套行政机构,一套是在许都的汉王朝中央政府,一套是在邺城曹魏公国政府。王粲担任了魏国的侍中,这是王粲担任的最高官职。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亲率大军西征张鲁。曹操率军抵达关中后,先由陈仓(今陕西宝鸡市)进军武都、河池等氐人聚居区,氐人在其首领窦茂的率领下凭借自然天险殊死抵抗,被曹操部将张郃、朱灵击溃。窦茂带领万余人逃至河池负隅顽抗,后被曹军彻底剿灭。曹操又继续西进西平、金城讨伐韩遂残部。韩遂军内部发生内讧,韩遂部将麹演、蒋石等人杀了韩遂,并将韩遂的首级献给曹操。曹操兵不血刃平定了西平、金城。
 
  这一年七月,曹操率兵由散关抵达汉中地区的阳平关(今勉县水磨湾)。张鲁原已有意向曹操投降,但张鲁之弟张卫不肯就范,要与曹军一搏,在阳平关依山修筑十余里的营寨抵御曹军。曹军久攻不下,此时粮草已供应不上,准备撤军。一个偶然的机会战场形势突然发生逆转,张卫的军队莫名其妙地失败了。史书中关于张卫的失败还有两种解释:《魏名臣奏》说是曹操的一支军队夜间撤退时迷了路,误打误撞进入张卫的军营,张卫军随即溃散,曹军占领了阳平关。《世语》说曹操撤军之夜突然有数千头麋鹿闯入张卫军营,张卫的军队惊慌失措。恰在此时曹操的部将高祚也误入张卫营中。高祚命部下击鼓吹号,召集其他部队。张卫以为自己的部队已被曹军消灭,只好投降。
 
  夺取阳平关后,曹操迅速占领了南郑(今汉中市城区)。张鲁翻越米仓山逃往巴中,十一月投降。十二月曹操从汉中撤军,留夏侯渊守汉中。次年二月曹操班师回到邺城。王粲随曹操参与了此次征战。《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说:“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裴注并收录了这首诗,就是王粲的《从军诗五首》(其一),诗曰: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丘山,酒肉踰川坻。军中多饶饫,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拓土三千里,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这是王粲诗中写作年代最明确的一首诗,写于建安二十一年二月。诗中记录了曹操近一年时间征战过程。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诗人追随曹操征战取得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从军出征有苦有乐,但跟随英明神武的曹公出征又怎会劳师久征呢。诗中充满了对曹操钦佩赞美之情。其次六句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曹操征关右⑶、攻武都、克金城平定西北边疆的胜利。诗人气势豪迈地形容曹操率王师远征如天威震怒、气势磅礴。诗中所说的獯虏原意是指匈奴人,这里代指韩遂的混杂着西北许多少数民族的凉州军。羌夷是指窦茂所统帅的氐人部落。诗人用夸张的口吻说消灭这些敌人轻松地如同弯腰捡拾地上的遗弃物。诗的再次六句写征张鲁、入汉中的胜利。曹军翻越秦岭后进入了富庶的汉水川道地区,打败张卫之后,曹军缴获颇丰,《三国志·武帝纪》说:“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库珍宝。”使征战近半年缺乏给养的曹军获得了补充和休整。所以诗人喜形于色地说:“军中多饶饫,人马皆溢肥。”而这次胜利不仅使曹军驻守汉中有了物资保障,而且撤军时还带回了许多战利品。诗的最后四句概括了这一次征战所取得的胜利。横扫大西北,拓土三千里,不到一年,高奏凯歌,还师邺都,如愿以偿。
 
  诗中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自豪。歌颂了诗人心目中的明君贤相曹操驰骋疆场、荡平割据、统一天下的辉煌业绩。抒发了诗人慷慨豪放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期盼国家统一、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这也是建安诗歌时代风貌的体现。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十月,王粲再次随曹操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操驻军居巢(今安徽巢湖市东北)。据曹植的《王仲宣诔序》明确记载,正月二十四日,一代天才诗人王粲病死在居巢军营中,时年四十一岁。二月曹军与东吴水军再战濡须口,打退孙权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逼孙权重新与曹操结盟修好。三月曹操撤军回邺城,王粲灵柩也被运回邺城安葬。
 
  王粲的早逝令曹丕、曹植兄弟非常伤悲。曹丕后来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与吴质书》和《典论论文》等文中多次表示对王粲的怀念。曹植也写了《王仲宣诔》悼念这位挚友。安葬王粲时,还出现了十分感人的一幕:王粲下葬之后,主持葬礼的曹丕对前来的朋友们说:王仲宣生前喜好学驴叫,我们大家今天都学一声驴叫送老朋友上路。于是王粲的新坟前驴鸣一片。⑹王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因参与魏讽的谋反案⑺被留守邺城的曹丕所杀,使王粲绝了子嗣。在汉中前线征战的曹操听说王粲儿子被杀的消息感慨道:“孤若在,不使王仲宣无后。”
 
  
 
  【注释】
 
  ⑴安定,郡名,西汉时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朝迁治所于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
 
  ⑵余冠英先生选注的《汉魏六朝诗选》关于这首诗的注解说:“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西平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南),这诗所谓‘边城’或指此。” 笔者以为余先生所说有误,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郃、朱灵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西平、金城诸将麹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 曹操征金城在夏季,与此诗所写景物气候不符。
 
  ⑶关右,又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潼关以西地区。
 
  ⑷《文选》注曰:“魏志曰:建安二十一年 ,粲从征吴,作此四篇。” 笔者以为《文选》所注有误,与诗中所写内容有异。曹操建安二十一年征吴在冬十月,而此四首诗则写的是秋景。建安十九年秋七月曹操也曾征吴,故此四诗应作于建安十九年。
 
  ⑸诗中所说的许历是战国末期赵国人。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许历是赵国大将赵奢手下一名军士。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秦国进攻韩国的阙与,赵奢受命率军前往解阙与之围。行军刚离开赵国首都三十里,赵奢便命令军队安营扎寨停止前进,并下令全军凡以军事问题提意见和建议者斩。一连筑垒扎营二十八天,有人建议进军救赵被杀了头。赵奢的这些做法是向秦军示弱以迷惑敌人。秦军以为赵军胆小不敢进军时,赵奢悄悄率军二日一夜便赶到距阙与五十里之地。许历冒死向赵奢建议赵军应先占领阙与北山高地,筑好工事等待秦军进攻。赵奢采纳了许历的建议。此战由于赵军事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秦军攻山损失残重,赵军乘胜反击打败秦军,解了韩国阙与之围。这就是王粲所说的许历“一言犹败秦。”
 
  ⑹《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与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⑺魏讽谋反案建安二十四年九月发生在魏国首都邺城。《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 关于魏讽谋反案《三国志》中的《钟繇传》、《刘晔传》、《张绣传》等文中有零星记载。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晋)陈寿.三国志(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3】(三国)王粲等.建安七子集(M),中华书局,2005.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5】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上一篇:晚唐诗人胡曾吟汉中的几首咏史诗

下一篇:武元衡途经汉中时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