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人与汉中
时间:2016-04-02 00:00:00 浏览:
  汉中地处秦岭巴山之间,自然环境独特,四塞形势险要,三国初期是蜀魏力争的战略要地,三国后期是蜀国北伐曹魏的前进基地。建安时期,曹操两度率兵进入汉中,一是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率军翻越陈仓关西征张鲁,沿途至武都、河池(今甘肃徽县境内)等地。在河池,遭遇氐王窦茂所率的氐人部落的强烈抵抗。氐人恃险设障,阻挡曹军。曹操部将张郃、朱灵率部攻克河池,平定氐部。秋七月,曹军沿陈仓道至阳平关(今陕西勉县水磨湾),打败张鲁之弟张卫军队,张鲁降曹,曹操平定汉中。十二月,曹操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留守汉中,自己率大军还邺都。一是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军进攻阳平关,夏侯渊率军拒守。二十四年春,刘备部将黄忠于定军山刀劈夏侯渊。刘备占据汉中。曹操于这年三月率军从褒斜道进军汉中,与刘备蜀汉军对峙汉水。刘备据险固守避其锋芒,以逸待劳,疲惫曹军。曹操劳师远征,利在速战,曹操无法寻得战机,加之邺城有魏讽谋反,关羽从襄阳出兵北上,曹操只得从汉中撤军。曹操这两次西征汉中之战中,建安文人集团中的许多人也曾跟随曹操西征进入汉中,在汉中山水间留下了他们征战的身影,其中有些作家创作了一些有关汉中的诗文作品和故事,记叙了他们征战汉中的经历。
 
  建安文人集团,一般认为是由三曹及周围的文人构成,其主要成员有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建安七子、女诗人蔡琰等人。建安七子这一概念最初由曹丕提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於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论文。”建安文人集团除三曹、七子外,还有邯郸淳、繁钦、路粹;丁仪、丁廙、杨修、荀纬等人。《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自颖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园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七人之例。”还有曹丕身边的吴质等人。钟嵘在《诗品序》中说:“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按钟嵘是说法,以曹氏父子为首的建安文人集团多达上百人。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也是分派系的,有曹丕的太子派和曹植的临淄侯派,七子中的王粲、阮瑀、陈琳、徐干、刘祯、应瑒及吴质、路粹属于太子派,而杨修、丁仪、丁㢞则属于临淄侯派。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亲率大军西征张鲁。曹操率军抵达关中后,先由陈仓(今陕西宝鸡市)进军武都、河池等氐人聚居区。《三国志·武帝纪》说:“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当时居住河池一带的氐人在其首领窦茂的率领下凭借自然天险殊死抵抗,被曹操部将张郃、朱灵击溃。窦茂带领万余人逃至河池负隅顽抗,后被曹军彻底剿灭。作为诗人的曹操登上大散关时,情绪十分高昂,曾作《秋胡行》二首抒发此次征战中的情感,消解诗人心头的郁结与痛苦,诗中也写出了大散关周边道路的高耸艰险。诗人吟道:“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曹操此次西征,曹丕留守邺城,其次子曹植随军至汉中,曹植此次出征的身份大约是曹操的幕僚。赵幼文校注的《曹植集校注》附录曹植年表说:“《武帝纪》:‘三月,公西征张鲁’。植从行。植作《赠丁仪王粲》诗、《三良》、《述行赋》。”我们从小说《三国演义》中看不到才华横溢的曹植的身影,因为这部以反映战争为主的小说注重的是军事谋略及战争厮杀场面的描写,而对文人生活的描写则很少,也并不注意对文人文采的表现。所以这本小说对曹植汉中的行踪没有描写。《三国志》本传对曹植的汉中之旅也语焉不详。而曹植自己的作品则透露了他参与西征张鲁之役。他在《赠丁仪王粲》诗中吟道:“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曹植诗中所描述的行程与曹军进军的线路是一致的,从中原,过函谷关,抵达西京长安。他在《述行赋》中写道:“寻曲路之南隅,观秦政之骊坟。哀黔首之罹毒,酷始皇之为君。濯余身于秦井,伟汤液之若焚。恨西夏之不纲。”曹植在这篇赋中谴责了秦国的暴政,感慨华夏之西部未能统一到曹魏的版图中。赋中所说的“南隅”应指西京之南的汉中。曹植的文集中还保留了一篇《征蜀论》,大约写于此次征战前后。文中写道:“今将以谋谟为剑戟,以策略为旌旗,师徒不扰,藉力天师。下礨成雷,榛残木碎。干戈所拂,则何虏不崩;金鼓一骇,则何城不登。”尽管这篇文章的语言精炼生动,气势雄壮豪迈,但内容较空洞,缺乏实质性的意见与建议。由于汉中地位的重要,夺取汉中后曹操曾打算让自己的一个儿子督领汉中,在《诸儿令》中说:“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但曹操最终还是没让自己的儿子督领汉中,而是任命夏侯渊为征西将军,留守汉中。
 
  建安七子中,王粲也参与了曹操第一次西征汉中之战。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市)人。他的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朝当过司空、太尉,祖父王暢在汉灵帝朝当过司空,地位显赫、位居三公。他的父亲王谦曾担任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大将军府秘书长)。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中称他为“七子之冠冕”。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军进攻荆州,王粲等人劝说刘琮投降曹操,王粲进入曹魏集团,成为曹操重要的幕僚。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和频繁的割据战争,汉王朝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早已松弛废弃,曹操又命王粲重新制订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三国志·王粲传》说:“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王粲在曹魏集团中也显示了他非凡的文学才华。裴松之所引《典略》曰:“粲才既高,辩论应机。钟繇、王朗等虽各为魏卿相,至於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钟繇、王朗都是曹魏集团的元老重臣,又都是响誉天下的饱学之儒,在王粲面前都不敢下笔写朝廷奏议,可见王粲的才学名不虚传。王粲在曹操手下不仅从事文案工作,后又担任曹操的军谋祭酒和魏国的侍中。《三国志·杜袭传》说:“粲强识博闻,故太祖游观出入,多得骖乘。”王粲参与了曹操的许多次军事征战,建安二十年(215年),王粲以侍中的身份参加了曹操西征张鲁之战。《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说:“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裴注并收录了这首诗,就是王粲的《从军诗五首》(其一),诗曰: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丘山,酒肉踰川坻。军中多饶饫,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拓土三千里,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这首诗中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自豪。歌颂了诗人心目中的明君贤相曹操驰骋疆场、荡平割据、统一天下的辉煌业绩。抒发了诗人慷慨豪放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期盼国家统一、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这也是建安诗歌时代风貌的体现。
 
  陈琳,字孔璋,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陈琳虽然生年不详,他是建安七子中走上仕途较早的文人,七子中除孔融而外他年纪最长,汉末灵帝时陈琳就担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何进决定招董卓等外地军阀进京诛杀宦官集团时,陈琳曾极力谏阻,认为这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可见陈琳是个政治上很有见地的人。但何进听不进陈琳等人的意见,导致自己被杀,董卓专权,天下大乱。董卓把持朝政后陈琳避祸冀州,投奔袁绍门下,“袁绍使典文章”,其职务大约相当于袁绍的秘书长。
 
  建安七子中陈琳散文创作成就极高,他擅长撰写章、表、书、记。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价说:“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他在《与吴质书》中又说:“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而陈琳的檄文更能表现他的文章风格。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中评价陈琳“以符檄擅声”,并在《檄移》中篇称赞他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壮有骨鲠”。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暴发了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陈琳起草了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言辞犀利、气势磅礴,深揭曹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的老底,捎带着骂了曹操的祖父曹腾、父亲曹嵩,并历数曹操效法董卓擅权乱政、迫害忠良、杀戮无辜、残暴百姓、盗掘王陵、掳掠财宝的罪状,并嘲讽曹操发文任命专职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篇檄文文采飞扬、感情充沛,极富煽动力,使曹操大为光火,也给曹操留下了极深的印像。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陈琳投降曹操。曹操想起陈琳当年的檄文,问道:你为袁绍起草檄文,数落我的罪状也就够了,为何牵扯我的祖父和父亲?陈琳闻听此言吓得连忙叩头谢罪。并向曹操解释说:“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宽宏大度、爱惜人才的曹操并没深究陈琳的罪过,原谅了他,并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与阮瑀一道管记室,负责起草军国书檄。陈琳进入曹营后,深受曹操的器重。曹操十分欣赏陈琳的文采,觉得陈琳的文章能治自己的头疼病。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注所引的《典略》记载:“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建安二十年曹操征张鲁之战,陈琳作为随军为曹操起草文告的祭酒来到汉中。从陈琳现存的诗歌看,没有在汉中前线创作的,但在汉中,他为曹营大将曹洪执笔写了一篇给曹丕的词采飞扬的回信。李善在《文选注》中说当时的《陈琳集》时将这篇文章定名为《琳为曹洪与文帝笺》,后人编辑陈琳作品时将篇名定为《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其实陈琳为曹洪写这篇文章时,曹操还没封魏王,曹丕职务只是五官中郎将。尽管文章是以曹洪的名义写的,曹丕接到书信后一眼看出是陈琳的手笔,他在《文帝集序》中说:“上平定汉中,族父都护,还书与余。盛称彼方土地形势,观其辞,如陈琳所叙为也。”陈琳文章中写道:“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正如曹丕所言,陈琳的文章称赞了汉中的山川形胜,文中所说的四岳指东南西北四岳,三涂是山西陆浑县境内的一座险山。陈琳认为汉中的山川比这些著名的大山都险恶,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汉中的张鲁:“彼有精甲数万,临高守要,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但文章笔锋一转,写出了曹操的用兵如神和曹军的所向披靡,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汉中。“而我军过之,若骇鲸之决细网,奔兕之触鲁缟,未足以喻其易。”陈琳对与张鲁的这场战争的比喻非常生动,比王粲诗中所描述:“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更形象、更夸张。建安二十二年(217),陈琳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瘟疫而亡,曹操第二次征汉中就没有参与。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系孔子第二十世裔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曾经当过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当过太(太通泰——笔者注)山都尉。《后汉书·孔融传》说他:“幼有异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当权后,为笼络士人,任命孔融为司空掾,拜中军候。过了三天,又提升为虎贲中郎将。但孔融对董卓并不感激,每当董卓谈论废立皇帝之事,孔融总是与董卓唱反调,大谈匡正天下、辅佐汉室。董卓觉得孔融实在不听话,转任他为无实权的议郎。当时黄巾起义军占据了许多州郡,而北海国黄巾义军的势力最大,董卓就让他的手下举荐孔融出任北海相,这一年孔融三十八岁。董卓真正的目的是想借刀杀人,让黄巾军除掉孔融。
 
  孔融虽名为“七子”之首,其实并不是曹操的僚属,也不属于邺下文人集团。建安元年,袁绍长子袁谭率兵攻打孔融所驻守的北海郡的一所小城北陲。城破之夜,孔融落荒而逃,老婆、孩子都做了袁谭的俘虏。孔融的北海相之职也跑丢了。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当了丞相后的曹操组织政府班子,征召孔融到许都担任将作大匠,这个职务相当于国家的建设部长。后又升迁为九卿之一的少府。可见最初曹操对孔融这位名士是十分看重的。
 
  在中国历史上,孔融虽不是以诗闻名的,但他也写了几首诗,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向。我们从他的诗中也能对他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命运悲剧有所了解。
 
  早年认为曹操是勤王之忠臣,表示了对曹操的拥戴,但到晚年发现曹操“雄诈渐著”,便“事不能堪”,曹操与曹操作对,建安十三年即被曹操借故杀害,孔融没能来到汉中。
 
  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生年不详,卒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阮瑀年轻时曾跟随蔡邕求学。可能受其老师的影响,加之汉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阮瑀对仕途也不感兴趣。建安初年,为逃避徭役隐居山中。曹操手下大将曹洪听说他的才学非凡,想请他入自己幕府作掌书记,《三国志·阮瑀传》说:“瑀终不为屈。”看来曹洪这个武夫见文的请不动,便以武力相要挟。但有些骨气的阮瑀不为曹洪的威胁所屈服,始终不肯出山。还是善于延揽人才的曹操有办法,将桀骜不逊的阮瑀召为自己帐下的司空军师祭酒,管记室。后又担任仓曹掾属。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于建安三年“初置军师祭酒” 这个职务,阮瑀应是此后进入曹操阵营的。阮瑀擅长章、表、书、记,与陈琳齐名。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又说:“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曹丕认为读阮瑀的文章是件赏心悦目的事。阮瑀才思敏捷、文笔流畅、笔底生风、舒卷自如。据《三国志·阮瑀传》裴注所引《典略》记载,曹操那封离间了韩遂与马超的关系的书信就是阮瑀的手笔。曹操授意他给西北军阀韩遂写一封离间韩马关系的信,阮瑀骑在马上一气呵成,将草稿递给曹操,曹操拿起笔想定稿,一看竟然无法改动一字。阮瑀曾多次随曹操转战各地,但于曹操征张鲁之前的建安十七年病逝,他的足迹也没到过汉中。
 
  刘桢(公元175?——217),字公干,山东东平人,是建安七子中最有个性的诗人。《三国志》正文对刘桢的记叙非常简略,只零星地提到他了几句,一是说他和王粲、徐干等人与曹丕、曹植关系很好;二是说他曾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三是说他曾因不敬之罪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又当了个小吏。从史料的记载看,刘桢是建安七子中地位最卑微的。他进入曹氏集团也比较晚,曹操建安十三年担任丞相一职,他被征召为丞相掾属应在建安十三年以后。
 
  刘桢的机智聪明、才华出众、性格豪放、落拓不羁,赢得了曹丕、曹植兄弟的青睐,得以进入邺下文人集团,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从《三国志》、《世说新语》、《与吴质书》及建安七子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刘桢与曹氏兄弟和建安七子中的王、阮、徐、陈、应的关系十分密切。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回忆说:“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曹丕曾赠他廓落带,可见对他的器重。
 
  刘桢以五言诗创作见长,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中国五言诗已发展到了较为成熟阶段。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评价他:“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刘桢也是建安七子中诗歌风格较为鲜明的诗人,他的诗以气势取胜,表现了建安诗歌激越高亢、慷慨豪气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说:“公干气偏,故言壮而情骇。”钟嵘在《诗品》中评价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后人常将他与曹植并称为“曹刘”。宋代秦观在《韩愈论》中说:“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气。”金代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三国志·刘桢传》裴注所引的《典略》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丕在府中大宴文人学士,酒喝到高兴之时,命夫人甄氏出来见见大家。在坐的其他人都跪伏在地,不敢正面瞧一眼甄氏。而此时的刘桢有些得意忘形,忘了自己是谁,唯独他正面认真地看了看甄氏。曹操知道此事后,以不敬罪将刘桢逮捕下狱,原拟判他死罪,或许曹操觉得他罪不当诛,抑或有人为刘桢求情,改判他“减死输作”,意谓免去死罪,送去劳动改造。被曹操赦免后只当了为小小的署吏,一就没有机会随曹操西征张鲁,与徐干、陈琳、应瑒同年病死与瘟疫之中,他的足迹也没到过汉中。
 
  徐干(170-217),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县)人。徐干年轻时聪慧过人,读书勤奋,见识广博,提笔成章。汉末世人纷纷巴结权贵、投靠豪门、以求闻达,而徐干却能清心寡欲,潜心学问,“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是建安七子中最为清心寡欲、不求仕途荣达的人。建安初年曹操征召他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成为曹操的幕僚,史书中没记载他在这个岗位上有什么作为。后又担任五官中郎将文学,转为曹丕的文学侍从。建安十六年,春正月,在曹操的胁迫下,汉献帝任命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并开府办公,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曹操又专门设置“五官中郎将文学”一职,以便曹丕网罗天下文人学士,七子中的应玚也担任过这一职务。徐干后因病辞职回乡休养,曹操特旌命表彰。就连曹操任命他当有实权的上艾长,也称病不就。对徐干的特立独行曹丕赞赏有加,在《与吴质书》中评价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在文学创作上,徐干的赋较有特色,与王粲相提并论。曹丕认为王粲、徐干的赋作成就不在张衡、蔡邕之下,他在《典论·论文》中说:“粲长於辞赋。幹时有逸气,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徐干又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中论》是三国时期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从徐干后期担任“五官中郎将文学”之职看,他是曹丕的属下,曹操西征张鲁时曹丕留守邺城,徐干也应在邺城。曹操第二次征汉中前他已病故,所以徐干也没到过汉中。
 
  应玚(公元?——217),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人,生年不详。建安七子中的应玚出身于贵族显宦之家。据《三国志》裴注所引的华峤《汉书》记载:应玚的祖父应奉,字世叔,范晔的《后汉书》也有《应奉传》。应玚与弟应璩以文才并称。应玚进入曹魏集团较晚,《三国志·王粲传》说:“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玚转为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将文学。”曹操建安十三年夏六月当上丞相,应玚是在此后进入曹营的,他投靠曹操后,先任丞相掾属,建安十六年又入曹植府中任平原侯庶子,后又改任曹丕的五官中郎将文学,他与三曹父子都有较深的交往。
 
  在文学创作上应玚长于辞赋,诗作不多,现存诗六首。应玚的六首诗中有四首都是抒发别离之情的。他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是《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三国志·曹植传》说:“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三曹及七子中有许多作品都描写了铜雀台的景色及宴饮。铜雀台建好之后曹丕召集在邺城的文人学士赋诗庆贺,应玚的这首《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应作于此时,诗中借题发挥,抒发诗人早年飘零的悲苦,感谢曹丕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担任五官中郎将文学的应瑒是曹丕的属下,病死于曹操第二次征汉中之前,也没到过汉中。
 
  路粹,字文蔚,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生年不详。年轻时拜蔡邕为师,建安初年任尚书郎,后为曹操的军谋祭酒,与陈琳、阮瑀等典记室,其职务相当于为曹操起草文书的秘书。
 
  路粹是个有才无德的小人,他曾受曹操的指使罗织罪名陷害孔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曹操便授意御史大夫郗虑“复构成其罪” 除掉孔融。又密令自己的下属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孔融罪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路粹的奏章中列了孔融的四大罪状:其一、孔融在北海时看到汉王室有难,招兵买马、谋图不轨,并宣称“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三字合而为“劉”字——笔者注。)其二、孔融与孙权的使者密语谤讪朝廷。其三、孔融位列九卿,不遵守朝廷礼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其四、曾与狂徒祢衡胡说八道,说“父亲对于儿子而言,有何亲情?论其本意,是为了发泄情欲。儿子对于母来说,又怎样呢?好比把一个物品寄放在瓦罐中,物品倒出来后母亲就同那瓦罐一样无用了”。孔融还与祢衡相吹捧。祢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 路粹最后主张对孔融:“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路粹罗列的孔融的罪状概括起来就是:谋反、不忠、不孝、不守礼法。其实路粹的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第一条说孔融曾有:“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之言,涉嫌谋反,当时路粹并不在孔融的北海,何以知道?假使孔融真有此大逆不道之语,为何当初没人举报,过了十多年后才由不在现场的路粹检举?第二条说与孙权的使者一道谤讪朝廷,也无法与孙权的使者对质。第三条是孔融为救杨彪情急之中偶一为之,算不上什么大过。第四条更离谱,孔融与祢衡的对话别人怎能知道呢?祢衡早已被黄祖杀害,死无对证。况且孔融以孝闻名天下,不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语言。曹操比后世的秦桧高明得多,曹操杀孔融还牵强附会地找了四条理由,而秦桧杀岳飞却只能用“莫须有”三个字解释。
 
  路粹上奏疏后不久,孔融便被逮捕入狱,后被杀。据三国志所引用的《典略》记载:自孔融被杀之后,人们目睹了路粹的所作所为,无人不佩服他的才能而惧怕他那支能杀人的笔。
 
  曹操征张鲁时他任曹军中的秘书令,随军到达汉中,但并未见他有什么写汉中的诗文。路粹死于汉中,他是被曹操寻了个不大的罪名杀掉的。《典略》说他:“坐违禁贱请驴伏法。”意谓路粹违反军令,倒卖了军中的驴子而被杀。有人认为这是曹操除掉孔融之后觉得路粹名声太坏,卸磨杀驴,找个借口杀了路粹,既可平息因杀孔融因起的士大夫们的怨愤,也可能是因为路粹参与了曹操杀孔融之谋,为灭口,曹操寻个借口杀了路粹。这也许是路粹陷害孔融所遭的报应。《典略》中说:“文蔚性颇忿鸷,如是彼为,非徒以脂烛自煎糜也,其不高蹈,盖有由矣。”魏文帝曹丕与路粹关系十分密切,听说路粹死讯叹息不已。曹丕代汉建魏后,封用路粹之子为长史,也是对与路粹友谊的回报。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弘农人(今陕西华阴),太尉杨彪之子,建安时期文学家。《三国志》中没有杨修的传记,只在曹植传中有简略的叙述。《三国志·曹植传》中说:“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脩。”范晔的《后汉书·杨震传》中附有简略的《杨修传》。而《三国志》裴松之所引的《典略》中有一篇较长的杨修传,对杨修的事迹记述较为翔实。因《三国演义》中有杨修之死的章节,加之戏剧中也有关于杨修故事的渲染,虽然杨修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但他却成了三国中最著名的文人。
 
  杨修非常有才,《典略》说:“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初入曹营时深受曹操的器重,“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因为杨修大约是曹操的大内总管,巴结讨好杨修的人很多“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连当时曹操宠爱的曹植也主动写信向杨修示好,并十分推崇杨修的文采。曹植与曹丕夺嫡之争时,杨修是曹植阵营的重要角色。从杨修所担任的职务看,曹操两次征讨汉中杨修都在曹操幕中,他应两次到过汉中。
 
  裴松之注三国志所引用的《世语》中说:“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因在曹操身边工作,常常揣度曹操之意为曹植出谋划策。据《世语》记载,“修与贾逵、王凌并为主簿,而为植所友。每当就植,虑事有阙,忖度太祖意,豫作答教十馀条,敕门下,教出以次答”。曹操察觉杨修与曹植的关系后极为反感。
 
  曹操杀杨修,直接的原因好像是揣度曹操之意,假传军令,将曹操“鸡肋”的口令解释为“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关于杨修之死有不同说法,有说杨修死于曹操第二次征汉中的前线,相传今汉中市勉县周家山镇黄泥岗附近有杨修墓。史书对杨修之死也记载不一。《典略·杨修传》说:“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脩亦不敢自绝。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后汉书·杨修传》:“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脩。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从这两本书的记载杨修都应死于曹操大军离开汉中之后。
 
  其实曹操杀杨修还有隐情,一是曹操原本与杨修之父杨彪就有过节。据《后汉书·杨彪传》记载:建安元年,曹操迁汉献帝到东京洛阳时,大会公卿,他观察到时任尚书令的杨彪脸色不好,对杨彪有些忌惮。遇到袁术在淮南僭越称帝,曹操以杨彪与袁术是姻亲为由,弹劾杨彪,将其逮捕下狱,准备以谋反罪置杨彪于死地。后因孔融等朝臣求情曹操不得已释放了杨彪。二是因杨修是袁绍、袁术的外甥,恐其不能与己同心。三是杨修好显摆自己的小聪明,喜欢猜度曹操的心思,每次都能猜得很准,令曹操心生不快,引起忌恨,《后汉书·杨修传》:“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四是曹操已立曹丕为太子,剪除曹植的羽翼,为将来曹丕即位扫清障碍,以免兄弟阋于墙。
 
  属于曹植一派的文人还有丁仪、丁㢞兄弟。丁仪、丁㢞在《三国志》中都无传,他们的生平事迹都记录在裴松之注《曹植传》时所引用的《魏略》和《文士传》中。丁仪字正礼,沛郡(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人,生年不详,丁㢞,字敬礼,生年不详,丁仪之弟。二人同时被杀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二丁的父亲丁冲与曹操关系非常好,曾在汉献帝身边任职。汉献帝落难时,丁冲曾写信给曹操,说:“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志,今其时矣。”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都后曾任丁冲为司隶校尉。丁冲死的很奇特,《魏略》说他因嗜酒贪杯,“醉烂肠死”。丁冲死后,曹操对其二自丁仪、丁㢞十分赏识,曾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丁仪,因曹丕插言,说丁仪是独眼龙,自己的妹妹可能不会喜欢丁仪。曹操才作罢。曹操与丁仪交谈后,为没将女儿嫁给丁仪感到后悔,说:“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我。”丁㢞也十分有才,裴松之所引用的《文士传》中说:“㢞少有才姿,博学洽闻。”丁仪因未能娶曹操之女与曹丕结了梁子,后兄弟二人成为曹植的死党,参与立曹植为嗣的活动。丁仪担任曹操的丞相掾,是曹操相府属官。丁㢞担任黄门侍郎,据《后汉书·百官志四》记载黄门侍郎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其职责是“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从这兄弟二人的职务看,丁仪曾随曹操出征来到过汉中,而作为黄门侍郎的丁㢞因职责是守护在汉献帝身边,没有机会来汉中。所以曹植西征汉中的作品如《赠丁仪王粲》就没有提到丁㢞。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后曹丕即魏王位,立即找了个借口杀了。《三国志·曹植传》说:“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㢞,并其男口。”而丁仪虽然到过汉中,也没留下关于汉中的作品。
 
  纵观建安文人,足迹踏上过汉中土地的只有曹操、曹植、王粲、陈琳、路粹、杨修、丁仪等。而留下记录曹军西征汉中征战生活作品的只有曹操、曹植、王粲、陈琳。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陈寿.三国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3]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曹植.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孔融等.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范晔.后汉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 刘勰.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8]李青石.鸿泥雪爪觅诗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下一篇:行吟在秦蜀古道上的诗人们